重点聚焦!郑大二附院经开区院区正式揭牌,总床位达到4300张!

许伟明   2023-05-10 10:42:44

作者|赵小桦


【资料图】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郑大二附院经开院区揭牌

2022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二附院”)经开区院区正式揭牌,奠定了该院“一院多区”协同发展新格局,为医院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开启医养结合模式擘画了新蓝图。

医院官网显示,创建于1928年的郑大二附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河南省主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其产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拥有22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目前,该院共拥有三个院区,分别是:经八路综合院区,设有床位2000张;南阳路郑州大学眼耳鼻喉医院院区,设有床位300张;郑州市经开区院区,占地426亩,拟开设床位2000张。

这意味着郑大二附院的床位规模将进一步扩张,由原来的2300张床位,突破4000张,达到新规模。

据了解,该项目较早可追溯到2018年。医院官微信息披露,当年9月5日,郑大二附院经开区新院区建设项目PPP模式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项目所在地举行。郑大二附院与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当时,据报道,郑大二附院新院区占地426亩,规划床位1500张,其中1000张,定位为以内、外、妇、儿等优势学科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满足周边人群的医疗需要。另开设500张床位,定位高端医疗和养老,满足部分人群的高层次需求。

据悉,在郑大二附院经开区院区揭牌之前,位于郑州经开区的经开区门诊部便已于2017年开诊,该门诊部所有医务人员均由三甲医院郑大二附院员工直接派出,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拥有医疗用房48间。

作为郑大二附院经开区院区的前期外延医疗服务项目,该门诊部旨在新院区建成前,创新服务模式,及早实现该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及时为园区及周边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院多区”,规模化时代来了?

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的逐步深入,一场由地方到全国铺开的医院建设潮越发受到关注,尤其以省会城市代表的区域龙头性医院,逐渐进入“一院多区”、集团化发展时代,规模化趋势明显。

以郑大一附院为例,虽然同处于河南省会郑州,但不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实力,却都是郑大二附院短期内无法比拟的,由于体量的庞大,郑大一附院更是被外界戏称为“全球最大医院”、“宇宙第一大医院”。

2021年10月,在接下原河南省省立医院,并更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后,郑大一附院正式进入“一院四区”(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航空港院区)时代,如今床位规模也已破万,达到12000左右。

而在2022年12月初,随着规划总投资24.7亿元、设置床位1200张的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改扩建项目启动,郑大一附院的床位总规模未来又将迎来新突破。据悉,此番改扩建,项目仅新建床位就达710张。

除了四大院区外,医院官网显示,郑大一附院还拥有14个院中院。然而,郑大一附院扩规模的同时,其不论门诊量、营收,还是排名,多年来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飙升。有数据显示,其科技量值排名已从2014年的第53位,升至2020、2021年的第21位。在最新的“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郑大一附院位列2021年度医院综合排行榜第19。

或许正是有郑大一附院的样板在前,在其他省市,也有不少医院走上了规模扩张之路。

作为安徽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也实行“一院多区”集团化发展模式,目前医院总占地面积(含规划面积)785亩,共开放床位5750张。近年来,医院年门诊量达580余万人次。

据悉,该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省心血管病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组成,正在建设滨湖院区。北城院区已于2022年10月31日试运行,规划床位1900张,概算投资约31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华东最大的单体医院。

根据2022年10月国家卫健委有关批复,华西医院将进入主院区、温江院区、锦江院区、科研院区、东部院区这五大院区,规划总床位数4900张。这意味全国顶级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成都本部,将进入“一院五区”格局时代。

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项目主体结构已于2022年12月封顶,预计2024年6月具备竣工条件。据成都商报报道,该院区是华西医院除了主院区外最大的医疗院区,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床位1000张,规划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

平急结合、功能转换下的“一院多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如何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逐渐成为了医改的热门话题。除了如火如荼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外,“一院多区”建设也在各地不断上演。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高解春在此前的一项政策解读中便提到,“一院多区”的核心内涵是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一院多区”统一高效运营是同质化的保证。

同时,高解春还表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是实现重大疫情发生时院区功能转换的要求。当初疫情爆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协和医院西院快速转换成为重症患者收治定点医院,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据看医界了解,早在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了“一院多区”模式,并提到: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

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首次提出公立医院分院区概念,与前一个五年相比,省级医院的床位数限制由1500张以内,放宽到1500张-3000张,地市、区县两级医院同步放宽。

随之,“一院多区”进入规范管理和稳步发展时代。2022年3月22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下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的通知》,又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要求。

《通知》明确,引导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实现发生重大疫情时院区功能转换。探索主院区、分院区转换机制,探索平急结合、功能转换发展模式。

当时,在政策解读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付强还表示,短期看,多院区建设是做好疫情防控,“平急结合”的需要。建设公立医院分院区是落实“平急结合”模式的重要举措。

而据财经大健康报道,过去,国家对医院规模的指导原则是,“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扩张”,在2022年改为“合理确定”床位规模。政策的松动,使得每个省份都想抓住机会,让医疗机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在此背景下,不论是基于国家政策的统筹大局,还是基于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需求,“一院多区”似乎都是发展的不错选择。

就目前来看,医院一院多区、规模化发展是大趋势,但并非没有隐忧。江苏省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宁此前在“金台资讯”的采访中表示,对于省内的医院来说,“一院多区”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对医院的管理、人才储备、医疗技术等软实力均提出挑战。医院的当务之急是要修炼好“内功”,提升整体实力,而实力的关键在于优秀的医疗团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医院越建越大,人才进入门槛若降低,优质医疗资源也将被稀释,医院在扩规模、增床位的同时,还应提早广揽人才,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规划,谨慎扩规模。

猜你喜欢